斗破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斗破小说网 > 遗梦南国 > 第64章 奸人苦笑魂丧大狱 郎君犹豫心迷南阁

第64章 奸人苦笑魂丧大狱 郎君犹豫心迷南阁

    却说伍有常听了丁贵嫔一声大吼,倒是沉得住气,只低头行了礼,而后低眉看了看皇帝,皇帝朝廷摆了摆手示意。


    于是周围的侍卫谁也没动,各自盯着眼前的人不作声。


    “适才你说吕金水是索虏邦汋,可有证据?”


    “回陛下,吕金水窜通索虏,接应刺客来到中宫,进而勤政堂起火生爆,小人有证据在手。”


    德顺说着,便将一个布帛举过头顶。


    伍有常上前拿过布帛,打开后抖了抖,见无甚异样,便递给了皇帝。


    皇帝搭眼瞧了瞧,顿时惊愕了。


    “陛下,切莫被小人迷惑了啊!”


    “贱奴忠心耿耿,就算是掉了脑袋也不会串通索虏,还望陛下明鉴啊!”


    “娘娘,您要为贱奴做主啊,娘娘。”


    吕金水甚是不安,于是跪在地上给自己开脱着。


    丁贵嫔一时间也没缓过神儿,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清楚。


    只见皇帝瞥了一眼吕金水。


    “你自己看看吧。”


    说着,便将布帛扔在了地上,吕金水拖着僵硬的身子,拾起布帛端详起来。


    可要了老命了,那布帛上就是自己的字迹。


    清清楚楚的写着:建康城戒备森严,金水愿做内应,世子需乔装以客商之身,从西明门而入,某已安排妥当,只待世子号令行事。


    “陛下!贱奴冤枉,贱奴冤枉啊!”


    “此等奸诈之辈,诡计多端,仅凭一纸书信就想栽赃于我,陛下,他这是故意陷害啊陛下!”


    “陛下,吕金水所言不无道理。”


    丁贵嫔朝皇帝身边靠了靠说道。


    谁知皇帝故意向前走了一小步,看着德顺:“你......还有什么证据吗?”


    “回陛下,吕金水于薄室署后院有一内堂,里面所藏皆是其所受贿赂,还有索虏送来金身佛像两尊,正是索虏进宫时所付定钱。”


    丁贵嫔听了此话心里也没了底。


    只能狠狠地瞪了吕金水一眼。


    “你所言当真?”


    “回陛下,此时派人前去搜查,定能搜出小人所述全部证物。”


    “伍有常!”


    “末将在。”


    “你速速带人去搜查。”


    “是!”


    于是伍有常带着几个侍卫,冲出了显阳殿。


    “陛下,小人还有人证。”


    皇帝眯眼瞧了瞧眼前这个小寺人,看来此事还真不简单了。


    “那索虏用两个侍女做礼物赠与他,只因吕金水强行施暴,要求她们做伪证,故而在廷尉署审问时,才让他逃过了一劫,”


    “而其中一位姑娘是小人远房姐姐,她受尽折磨,险些丧了性命,小人在吕金水门下亦是受尽欺辱。他身为少府上官,尽行暴虐,勾结外番,贪赃枉法,意欲弑主!还请陛下明察!”


    皇帝听后不禁埋下了头,扶着桌案缓了好一会儿才摆了摆手。


    “传朕旨意,着廷尉署带那两个侍女回来训问!”


    “是!”


    侍卫得令后健步跑了出去。


    事态变得越发尴尬了,吕金水被侍卫按着肩膀,跪在地上动也不敢动。


    丁贵嫔心里更是万般忐忑,看来这小寺人所言非虚了。


    这要是把人证物证都聚齐了,吕金水死罪难逃就成了定局。那么自己呢,可是吕金水的主子,作为后宫之主,手底下竟然养了个奸细,这件事一旦传出去,怕是自身难保了。
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
    “不管吕金水串通索虏是真是假,臣妾都难辞其咎!”


    “还请陛下降旨,削去臣妾品轶,臣妾......愿为牛马,以报圣恩!”


    丁贵嫔跪倒在地,身子微微颤抖着。


    “朕自有定夺,你起来吧。”


    皇帝低声说了一句。


    “送夫人回房休息。”


    “是!”


    几个婢女上前扶着丁贵嫔,只见她眼泪汪汪欲说还休,既是圣意难为,她只得踉跄着步子随着婢女朝侧堂走去了。
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

    伍有常从门外进来,低身行礼。


    “如何?”


    “德顺所言属实,末将已将那屋子查封,里面有金银器物、字画珍玩各十数件,另外还搜到了这两座北国金身佛像。”


    伍有常递过一个木盒,皇帝打开瞧了瞧,只觉得似曾相识,一时间却又想不起在哪见过了。


    “此事便由廷尉署和少府一同审理吧!”


    “是!”


    “陛下!贱奴冤枉啊,陛下......”


    吕金水接连喊了几声,直到有气无力,昏死了过去。


    皇帝回到了崇明堂,还是没能消气。


    勤政堂进刺客的事一直在心里悬着,没想到宫里还真有索虏的奸细。


    前番丁贵嫔多次劝说,毕竟证据不足才将吕金水放了出来,如今证据坐实,那卑贱奴才自然要伏法,只是其中牵连还不清楚,要是真和丁贵嫔有关,就不好处理了。


    喜儿热了几次参汤,皇帝都没有喝下一口。


    转眼来到了夜里,张德继轻轻推开门走了过来。


    “启禀陛下,门外......”


    “朕谁也不见!”


    “陛下,是徐修仁和萧辰二人回来复命了。”


    只见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,又点了点头。


    张德继会意后拱手退去。


    “臣徐修仁。”


    “萧辰。”


    “拜见陛下。”


    皇帝撑着笑脸,起身向前迎了迎。


    “二位爱卿快快请起。”


    “一路车马劳顿,明日在进宫复命也不迟啊!”


    萧辰二人对视一番,也露出了微笑。


    “陛下,七殿下留驻江夏,临行前特地嘱咐我和萧辰回京后便来复命。”


    “七弟有心了,你们看座吧!”


    于是二人低身端坐。


    “周舍人伤势如何了?”


    “回陛下,开逸伤情已有所好转,臣擅自做主,差人送他回府休养去了,还望陛下恕罪。”


    “无妨。”


    “喜儿?”


    “小人在。”


    “去太医署,遣太医到周舍人府上问诊。”


    “是!”


    “对了,再带些斑龙珠,大伤还需大补才是。”


    “遵旨。”


    “陛下对我等关心备至,我代开逸叩谢圣恩。”


    徐修仁说着便起身跪拜。


    “修仁快快免礼。”


    皇帝扬手示意。


    “七弟来信朕已知晓,信上说二郡革新已初有成效,你们快给朕说说呢。”


    “回陛下,江夏和南新蔡二郡已经按照新政条陈重新分配了土地,灾民和原着百姓,都已陆续得到了土地。七殿下还下令,发放麦、黍用于耕种,待到盛夏之季,二郡便可收获了。”
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百姓便是有了生计。”


    “甚好!”


    皇帝接连点着头。


    “不仅如此,萧侍郎还献出计策,以良田、集市为中心,对偏僻之地百姓进行迁移,一来可使田地得到耕种,二来可借助集市通达之势,汇聚人口,积里为亭,积亭为乡,各处互通有无,商贸往来亦可顺势而生。”


    皇帝听后眉开眼笑。


    “嗯,纵有萧何、文若在世,也无非如此了。”


    “陛下过誉了,我只是出些点子,这具体事务还要仰仗徐令和周舍人他们。”


    萧辰倒显得十分谦逊。


    “呵呵呵,萧侍郎所言‘因地制宜’,如今已逐步实现,乃是我朝大功臣啊!”


    “二郡革新试点,已初有成效,朕亦是迫不及待,想看一看二郡百姓丰收之喜了!”


    “陛下所盼亦是我等我想,有七殿下和萧太守在那,相信不出数月,便可喜迎丰收!”


    “好啊!甚好!”


    “你们为政有功,有大功!”


    “特别是萧侍郎,朕没有看错你!”


    只见皇帝捋了捋胡须,而后点了点。


    “朕欲封你为汝阴县侯,食邑五百户,你意下如何啊?”


    萧辰眨眨眼,看了看徐修仁。


    “回陛下,我......我......”


    其实萧辰心里早就想过受封赏这件事,这也是自己娶嬛儿的前提。


    可自己的确没做什么事情,都是七殿下和徐修人还有受伤的周开逸亲自做的。


    如今回到宫里,自己倒是先拿了个县侯的封赏,这恐怕是喧宾夺主了。


    徐修仁先是愣了一下,而后笑了笑,轻声说道:“陛下封赏于你,还不快谢恩。”


    “不如......先欠着,还望陛下体谅。”


    “哦?欠着?”


    皇帝被萧辰这句欠着说的是哭笑不得。


    “呵呵呵,也罢!”


    “萧侍郎直来直往,果然真性情。”


    “既如此,朕便记下了。待你想好,再告诉朕。”
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
    “你们此行,屡遭磨难。”


    “周舍人遇刺,查到什么蛛丝马迹了吗?”


    “回陛下,依萧侍郎之计,我们已确定那些刺客是受当地大族指使,只不过为首之人已畏罪自杀,如此一来线索也随之中断了,遇刺一案......还无甚进展。”


    皇帝听后点了点头。


    “陛下,徐太医给周舍人验伤时从他身上取出的箭头,我看着有些眼熟。”


    “哦?侍郎所言,是在哪里见过了?”


    “那箭头和上次我在淮南郡负伤时所中箭矢很相似,不过我还不敢确定,还需要将两个箭矢比对一下才行。”


    “陛下,若是行刺者同为一人,那么此事就另当别论了。”


    “嗯,此案就由中书省和廷尉署联手查办,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!”
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
    出了崇明堂,徐修仁便急匆匆的去了廷尉署。


    萧辰在廊间晃晃悠悠,想着事情。


    自己既然立了功,要是直接请求皇帝赐婚,应该是最好的办法。


    可朝廷里那么多老顽固,估计皇帝是拧不过他们的。


    难道非得混成个爵位才行吗?


    如此一想,刚才好像装的太过了,应该接受封赏就对了,但要是接受了封赏就等于抢了那几位的功劳,这样的事自己还干不出来。


    一时间萧辰心里那股子拧巴的劲儿涌了上来。


    “萧侍郎!”


    “你是从江夏刚回来吗?”


    说话的正是伍有常,带着一众侍卫巡逻至此。


    萧辰见到伍有常,心里是莫名的亲切。


    “伍少卿!”


    “我和徐令刚刚回来,这不,刚才向陛下复命去了。”


    “今日我和青云还在念叨你,天色已晚,还是早些回府去吧,我们改日再叙。”


    “嗯,也好,那我就先回去了。”


    说完二人拱手作别。


    新桥别院里,易琼抱着肩膀立在院子当中,月亮刚刚露头,偶有几颗流星划过,易琼见了急忙眯眼颔首,双手合十。


    “易大哥,时候不早了,怎么还没休息啊?”


    厢房的门口,玉漱走了过来。


    “哦,我刚从宫里轮值回来,还不困。”


    “时间可真快啊,马上就是春天了。”


    玉漱裹了裹身上的棉袍,仰望着星空说道。
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


    易琼也跟着朝天空望着。


    “回想去年此时,我还在秦淮河上漂泊着。若不是遇见易大哥,还不知何时才能与母亲团圆,如今又在府中叨扰,如此大恩,漱儿实在难以为报......”


    “玉漱姑娘言重了,能帮助你母女二人重逢安定,亦非我一人之力,要是说起来,都要仰仗我那兄弟才是啊。”


    “人生在世,谁又能一直安好呢!能有人相助,亦是一件幸事,你说是吧?”


    “易大哥若是不嫌弃,唤我妹妹可好?”


    易琼听后很明显有些拘谨,于是脸上挤出一抹笑来。


    “哦,无妨,无妨。”


    “我虽有行侠之心,可天下之大,仅凭我一人之力,犹如沧海一粟,很多事到头来也都无能无力啊!”


    易琼抱着肩膀感叹着。


    “大哥有颗仁爱之心,当此乱世,实在难得。”


    “即便是那沧海一粟,亦可......安抚人心。”


    玉漱稍稍低头,搓捻着袖口。


    “妹妹太高看我了,我身无尺寸之功,亦无良谋妙策。”


    “仅有这一身蛮力罢了,呵呵......”


    “大哥莫要如此,堂堂七尺男儿,既有救世之心,何愁报国无门。”


    “况且大哥已在宫中任职,只需静待时机,定可沙场建功。”


    “漱儿相信你。”


    玉漱闪烁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,侧身看着易琼。


    易琼稍稍转身,还是不敢直视于她。


    “妹妹还真是会宽慰人,那就......借你吉言吧。”


    “漱儿虽是女儿身,但对大哥所想,感同身受。所以......无论你做什么......我都会支持你。”


    漱儿说着,便将易琼身上的斗篷向上提了提。


    “大哥终日身披铠甲,仅这一件袍子如何能御寒呢。”


    “漱儿想给大哥做件新袍子,穿在里面亦可保暖。”


    “额......没事,我早就习惯了,呵呵。”


    “大哥休要推辞,趁你有时间,让漱儿给你量裁一下吧。”


    “额......这......”


    “来吧。”


    玉漱说着,便拉起了易琼的胳膊,将他拽到了漱儿住的厢房里。


    借着烛火,易琼坐在了木墩上。


    屋子里的陈设虽然简单,但整洁有序,果然是女人住的地方,主打一个清新干净。


    时不时的还有些香薰味道,和第一次见到玉漱时的香味一样,这不禁让易琼想起以前的一幕幕,于是呆呆的坐着不说。


    “还请大哥站起身来。”


    “哦......好。”


    易琼起身脱下外袍,张开了双臂。


    玉漱伸出芊芊细手,从左肩量了过去。


    每一拃下去,都感觉那么踏实、可靠。


    “额......我身材粗狂,只怕浪费了布料,要不还是算了吧。”


    易琼说罢就要放下双臂。


    “既是缝衣,哪有半途而废之理,大哥莫不是怕我做不好?”


    “额......我不是那个意思......”


    “那就站好,就要好了。”


    “哦。”


    易琼拗不过,只得杵在原地等着。


    门外的萧辰早就进了院子,听着厢房里的对话,不禁笑了笑。


    看来玉漱姑娘对易琼不仅仅是仰慕了,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好姻缘,不错!


    “郎君回来了。”


    辛寿上前,接过了萧辰身上的包袱。


    萧辰示意他低声些。


    自己悄悄进了正堂不说。


    次日清晨,萧辰还在酣睡,只听得一阵敲门声。


    “萧辰,萧辰,你回来了啊?”


    “大哥......让我在睡会儿好啊?宫里我都告假了,今天就不去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你快开门,我有事要与你说。”


    萧辰揉了揉眼睛,披了件袍子打开了房门。


    “你是在昨夜回京复命吗?”


    易琼皱着眉问道。


    “是啊,都大晚上了,所以就没去叫你,怕惊了你的好梦。”


    “嗐!这又何妨!不过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,平日里无论我如何熟睡,但凡外面有响动我都能听到,怎么昨晚......”


    易琼说的倒是没错,习武之人对人的呼吸和轻微的响声本就敏感,特别是他这么多年一个人在外漂泊,要处处留心,所以这种隐藏技能更加凸显罢了。


    “那我能咋说呢,有没有可能,是我鞋底太薄了,走路没声音?”


    “或者是大哥陷入了甜美的梦里,怕是惊雷也不一定吵醒你啊,哈哈哈......”


    萧辰假意解释到。


    “算了算了,我问你,永康公主写信给你,你可接到啊?”


    “接到了,不过那边事情太忙,况且我在江夏也就过了不到两个月而已,就没回信。”


    “哎呀,我就说嘛!”
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
    “我劝你还是速速进宫,当面跟公主说吧,我和伍有常可解释不了。”


    “怎么?这话怎么说?伍有常知道我去江夏啊,怎么还解释不了了?”


    “你没回信,公主就以为你出了什么事,听说前日到陛下那打探消息了。”


    “人家时刻惦念着你,你怎么就不开窍呢!”


    “真是!”


    易琼瞥了一眼萧辰,一边摇头。


    “哈哈哈,真是我的好大哥!”


    萧辰坐在榻上低声笑着。


    “你笑什么?”


    “我是笑啊,你对别人的心思那么明了,在自己的事情上却像个呆瓜,你说,我该不该笑。”


    “哎?你这是什么话,我是为你好,你反倒取笑我了。”


    “我这就要进宫轮值,你到底去不去?”


    “去去去,我不得梳洗打扮一番啊,马上就好。”


    于是萧辰稍作打扮,用麻绳绑了小辫儿,戴上一定笼冠,身披锦袍,和易琼策马来到了端门,而后萧辰径直去了南苑。


    中军大院旁的大狱里,臧未真、徐修仁和孙庆绪三位主审端坐于正中。


    下面跪着吕金水、两个婢女和德顺。


    臧未真双眼通红,一看就是昨夜忙了个通宵,孙庆绪在一旁憋住了气,盯着吕金水目不转睛。


    “人证物证具在,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?”


    臧未真低声问道。


    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”


    “你们可记住,死了我一个吕金水,还有千千万万个冤鬼魂。”


    “总有轮到你们头上那一日,到那时候,可别忘了今日情形。”


    “呵呵呵......哈哈哈哈......”


    吕金水面目狰狞,仰首大笑。


    臧未真示意廷尉丞刘嗣芳,上前让吕金水画押。


    一切手续完毕,臧未真拿着要上报皇帝的文书给徐修仁、孙庆绪传阅查看。


    二人分别点头示意,署上各自姓名,又压盖了印章。


    “将犯人吕金水关押大牢,听候陛下决断。”


    “是!”


    话说萧辰在南苑里放了半天风筝,也不见嬛儿赶来,只能回到南阁里稍作歇息。


    而这一切都被屠老看在眼里,见萧辰写下一封手书后继续喝着茶,神情很是失落。


    “郎君从江夏归来,乃是有功之臣,老夫听闻郎君并未接受封赏,这是为何啊?”


    屠老慢慢悠悠的上前说道。


    “前辈应该知道我的心思......”


    “我若是要了封赏,一方面是抢了头功,我可不想被人骂。再者说,即便得了爵位,也不见得能娶到嬛儿,那和没有封赏有什么区别了。”


    “呵呵,郎君多虑了。”


    “儿女情长,乃世间常事。”


    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......”


    “郎君所怀乃世俗凡心,但又无甚名利之欲,实属难得。”


    “只不过这贪字全在于情,实不可取也。”


    “前辈所言,乃是萧辰心中所想。贪欲全都在一个情字上,也许是因为我以前失败过吧。”


    “可要是不博一把,实在是不甘心。”


    “我怕自己遗憾终生。”


    “呵呵呵,郎君可曾想过,即便顺了心意,又当如何呢?”


    “外有朝臣贵戚所不耻,内有明君圣主颜面扫地。即便公主倾心与你,这内外困扰,你能断绝,她又当如何呢?”


    “就说长公主吧,虽跋扈无理,然其下嫁于陈郡殷氏,乃地方大族,他父辈是南国功臣,故而朝廷上下对二人婚事一致认同。”


    “试想,嬛儿公主又如何体会不到这些呢?”


    “那.....”


    “我就该轻易放弃吗?”


    “呵呵呵,郎君错了,你还是没懂老夫所说之意。”


    “还请前辈指点迷津。”


    只见屠老背着手原地打了个转转,从神情上看很是不情愿。


    “盈亏阴与阳,九霄云自伤;高山仙草伏,南禺鹓鶵藏。”


    “你好好想想吧!”


    屠前辈说罢,缓步离去。


    “这是......什么意思?”


    “前辈?前辈?”


    屠老仍下一首诗,只留萧辰在堂内暗自凌乱罢了。


    正是:


    府门多冗客,署衙冠羽清。


    立则着锦衣,出则栖撵乘。


    千古帝王都,华贵建康城。


    加爵食百户,犹如鸿毛翎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书架 iis7站长之家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