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劲点点头,看儿媳妇的眼神更满意了:「不愧是书香世家的女子,想法都与寻常妇人不同,那你今日过来,是想到要做什么了吗?」
苏梨道:「是啊,儿媳曾听人说,很多在战场上受了伤的士兵回到家中都会消沉抑郁,碌碌无为,堂堂七尺男儿断了手脚便自甘堕落,全靠家中老父老母妻子养活,他们执迷于身体的残缺不肯走出来,家人们既要照顾他又要赚钱养家,一人受伤,全家受累。」
戚劲神色凝重起来,示意儿媳妇继续。
戚骁臣却冷哼一声,盯着苏梨道:「你说的简单,那些士兵要么断手要么断脚,他们能做什么?你以为他们不想赚钱养家,不是找不到出路,哪个大男儿愿意做缩头乌龟?」
他大嗓门,这么说一顿好像在骂苏梨似的。
苏梨委屈地低下头,被骂的不敢继续说了。
戚劲见了,啪的一拍桌子,指着戚骁臣骂道:「漪兰与我说话,要你多什么嘴?你那榆木脑袋能想到的,漪兰会想不到?愿意听就闭嘴听,不想听你滚出去,别在我面前闲扯嘴皮子!」
戚骁臣想走,他不是怕他一走,苏梨说他坏话吗?
没办法,戚骁臣乖乖闭上嘴,一个屁都不敢放了。
戚劲狠狠瞪他一眼,回头朝苏梨说话时声音可温柔了:「漪兰别管他,你继续说。」
苏梨忐忑地看看戚骁臣,这才接着道:「二爷说的有道理,因为外面没有适合他们的差事,他们才缩在家里蹉跎岁月,儿媳便想先找一批退役伤兵,因材施教,譬如断了腿的可以教他们做手艺活儿,断了手的可以教他们看摊守夜,盲了眼睛的可以教他们替人捶肩捏背甚至学习乐器,如果能收到成效,便可以在全国各地都施行下去。朝廷的抚恤金有限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才是长久之道。」
戚劲、戚骁臣的眼睛都亮了。
不过戚骁臣马上又质疑道:「你说的轻巧,手艺活儿、乐器是那么好学的吗,尤其是乐器,眼睛好好的都未必能精通,瞎了眼睛怎么学?」
苏梨从容道:「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,如果凡事都可以一蹴而就,那世上人人都可以做将军富商了。所谓因材施教,便是先挖掘每个人擅长的东西,有音律天分的人即使双目失明也能学好,没天分的或是毅力不足的,我也不会教他。」
戚骁臣闭了嘴。
苏梨再对戚劲道:「父亲,我手里有些银子,我准备先请手艺、音律师傅教导一批残兵,等他们学会了,我再开几家铺子僱佣他们当工做生意,如果能赚钱,哪怕小赚,都说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,届时再派人去各地招募有兴趣自力更生的残兵栽培,您说呢?」
戚劲本就赏识儿媳妇的才学,如今儿媳妇还还想出这么一件有利于朝廷伤兵的善举,在戚劲眼中,他的儿媳妇已经不是人了,是仙女!
「我老戚家祖上积德,才让老二有幸娶到你这个好媳妇啊!」
戚劲给了儿媳妇一个他能想出来的最高评价。
苏梨谦虚地低下头。
戚骁臣看着旁边的妻子,既觉得父亲有夸她贬他的嫌疑,又第一次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妻子来。
当将军的都十分爱惜体恤手下的士兵,这点戚骁臣与戚劲一样,都希望伤兵能过得舒心。
别的不说,如果妻子真能做成做好这件事,戚骁臣从此也会对她刮目相看。
父子俩欣赏完苏梨,戚劲开口对苏梨道:「你这个想法很好,为父全力支持你,不要动你的银子,需要银子直接去跟李叔要,多少都随你用。」
苏梨感动道:「父亲才是真正的爱兵如子,前期所需银两并不多,只是需要咱们聘请手艺师傅,再提供教习场地。父亲,您与二爷早出晚归,咱们家的练武场平时几乎都闲置着,收拾收拾当教习场所正合适,儿媳想,不如您先招募一批年轻的伤兵,就让他们住在咱们府上?」
戚骁臣觉得这主意不错,练武场在侯府东边的跨院,与内院距离甚远,不必担心伤兵们惊扰了女眷。
戚劲迟疑了:「就怕他们闹闹哄哄的,你们大哥听了心烦。」
戚劲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,长子受伤之后,戚劲才稍微怜爱起长子来,遇到与长子有关的事,戚劲都要多想几分。
苏梨早有准备,低声道:「父亲不觉得大哥才是咱们最该激励的伤兵吗?」
戚劲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媳妇:「你有办法让你大哥振奋起来?」
苏梨笑道:「办法儿媳想了,只是不知能不能行得通。」
戚劲奇道:「什么办法?」
苏梨摇摇头,有些俏皮地道:「容儿媳先卖个关子,到时候您就知道了。」
有希望就好,戚劲完全支持儿媳妇,叫儿媳妇放手去干。
又商议了一番细节,苏梨与戚骁臣告退了。
名义上的夫妻俩并肩行走,戚骁臣看着苏梨娇美的侧脸,想到她还准备帮大哥重振旗鼓,不知为何,戚骁臣越想越不舒服。回忆这段时间,戚骁臣忽然发现他的妻子与他的大哥打了不少交道,大哥送她防身丫鬟真的一点私心都没有吗?现在她提出照顾伤兵,又有几分是为了振奋大哥?
「你想怎么帮大哥?」戚骁臣问。
苏梨看都没看他,道:「这事不能提前泄露,否则就没有我想要的效果了,再说也不一定管用,二爷稍安勿躁,到时候你就知道了。」